你可能无法想象,看球赛的方式在这几十年间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一起点可以追溯到1951年,一支苏联男篮来到上海访问,比赛地点在当时仅能容纳4000多名观众的上海卢湾体育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决定由播音员张之和陈述搭档解说并转播这场比赛。结果这次解说成为了我国体育解说的先河之作,而张之也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体育解说员的鼻祖。1958年6月,中央电视台转播了八一男女篮球队对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赛,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而随后的几十年间,绝大多数中国人依然还是通过广播来收听体育赛事转播。1978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转播了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阿根廷队和荷兰队的决赛让围绕在院内广播喇叭前的中国人为之亢奋。
在1984年第23届洛衫矶奥运会上,许海峰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此后,体育新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时,体育报纸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很多人开始通过《体育报》来了解国内外的体育赛事。
1982年的世界杯或许是中国人观看体育赛事的分水岭。那时候部分中国职工家庭看上了黑白电视机,在宋世雄略显呆板的解说下,对罗西、济科等球星让中国人如痴如醉,同时中国人也第一次为国足冲击世界杯失利而伤心落泪。82年世界杯是巨星的盛宴,济科、罗西、普拉蒂尼、鲁梅尼格等正值鼎盛时期,马拉多纳也第一次崭露头角,第一代中国球迷随之诞生。
从1995年1月1日开始,CCTV-5作为中国第1个自办的体育频道正式开播,在此之前,体育新闻只有在《新闻联播》最后5分钟出现。随着民众对体育赛事热情的提高,电视台对体育赛事的转播开始重视现场感的营造,与受众之间更多的双项交流与互动。再后来,许多比赛的转播开通了手机短信交流平台,观众可以发短信与主持人进行交流。
到了21世纪,让体育迷们兴奋的是新媒体迸发,他们以海量的信息、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迅速崛起。而就从2005年,PPTV聚力等最早一批做体育赛事直播的网络电视诞生,带领着一批优秀的赛事解说率先尝试这一领域,不仅提供赛事直播、还有全球最新的体育资讯、热门事件和自制频道,当年的体育迷们也蜂拥而至,体验这一从未有过的体育赛事观赛体验。PPTV聚力顺势占据了大半的体育赛事直播市场,成为体育迷通过网络收看直播的不二之选。有数据统计,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一天内足有5318万人通过聚力体育(原第一体育)观看比赛,人数能够坐满723个马拉卡纳球场。
在供给全球直播赛事和体育资讯的过程中,当年的第一体育同样提供了与受众沟通价值的渠道, P吧、微博、微信等组合让用户更好地与平台进行交互,使得银黑色的P1按钮成为当年体育迷收看比赛和了解信息的首选。而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又让体育观赛有了质的飞跃。
在2015年,聚力体育斥2.5亿欧元独家买下西甲连续五年在中国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全球顶级赛事的观赛体验,聚力体育先后把国内著名足球解说娄一晨、刘越以及申方剑等收于麾下。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将,聚力体育深知观看赛事直播只是底层需求,于是聚力团队围绕西甲创办了多个自制栏目,让球迷在无比赛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内容体验。除此之外,去年聚力体育推出的智能电视50P成为了球迷们疯抢的观赛神器,这款50英寸的4K电视机能让用户一边看比赛一边参与到用户讨论中,甚至同时可以买彩票、购物,极大地发挥了球迷热情,为体育赛事观看注入了生命力。
今年可以称得上是VR年,VR潮已蔓延到了国内,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观赛方式,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颠覆体育产业。近年聚力体育推出的“五屏联动”计划正基于此,球迷们可以在包括电视、电脑、移动(手机、pad)以及新兴的VR一体机等任何一块屏幕上实时观看赛事。引入VR直播的观赛体验,真的让球迷如亲临赛场,不仅如此,比在赛场头排就座更兴奋的是,你还可以边看赛事边互动,比如随机红包、赛事竞猜、社群聊球、边看边买等大屏新玩法让球迷们真正沉浸于体育的世界当中。
本赛季西甲的首回合德比将在12月3日23点15分举行,聚力体育将带来最精彩的赛事现场直播。然而据悉,为了这场西甲重头大戏,当天聚力体育会组织线下球迷观赛活动,以西班牙的火辣点燃球迷心中的激情。面对越来越丰富的观赛形式和体验,球迷粉丝们,准备好你们的肾上腺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