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车市中最抢眼的字眼都集中于自主品牌。在这个时间节点,历史让世人重新认识并审视中国品牌。而且在自主品牌颜值上位的同时,各自主品牌厂商发动机的上位也很快,高升功率,高效节能的T动力发动机也在直逼合资厂商。
只是在变速箱方面,我们还有痛点。目前,自动挡车型的销量已超一半,但自主厂商的自动变速器的年配套量却不足5%。不少自主整车企业仍在高价采购国外知名品牌的自动变速器。
由江淮自主研发的6速DCT(双离合变速器),被视作是国内企业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质性突破,但如今,进入市场后的江淮DCT车型却难见踪影,原因是DCT的供应量有限,S5的DCT车型先期只在部分区域进行销售。
另如赣州齿轮厂先被江铃集团收购,与德国格特拉克合资,将工厂放在赣州开发区和于都两处,其后来研发7年左右的AMT变速器,现在尚未量产。
自动变速器成本和规模关系密切,国外企业的产品最小配套规模要达到每年30万台,国内企业的产品想要有竞争力至少也要达到每年10万台。否则,自动变速器单台成本无法降下来,会造成匹配和使用成本过高,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果配套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我国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进程将受到阻碍。
在电动车,其它新能源车型不能规模化入市前,动力系统中的变速箱是暂时不会被“旁路”掉的,而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如果不能有长足进步,一是整体水平受制,二是整车忙一场下来,利润被别人分割大半。
对中国车企来说只能一步步来。颜值上位是审美、质感、观念的整体提升。销量暴增证实了我们的自主品牌车型越来越与消费者靠近,越来越知道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整体大局的把控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相信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们,对现在的技术难点,也有能力逐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