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汉拳部分师徒合影
近日,受世人期待已久的第二届山东省武术比赛大会于2016年10月12日在郓城县如期举行,参赛范围涉及全省十七个市,共有70余只参赛队伍,4000余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及裁判以及工作人员参加。舆会期间,久负盛名的佛汉拳门派无疑是此次比赛中的一匹黑马,在多项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奖无数。成为此次运动会最大亮点。
名师张再朝获得众多奖项
据了解,佛汉拳俗称佛拳,又名佛汉锤。据少林寺志的记载,达摩祖师是天竺国之王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取大通之意,实梁武帝大通元年魏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是释迦佛的第二十八代弟子,达摩祖师修道与嵩山下双铸木间,建定林寺,梁武帝赐戴七佛铜冠瓶钵水晶数珠。达摩折芦苇一枝,柳扣水务,双足登之,飘然北去,至嵩山少林寺的五乳峰,修息禅定,面壁长达九年之久,达摩祖师入室弟子有训,一是道副,二是尼聪,三是道育,四是慧可。独慧可最见道,字号神光。
老拳师刘福顺在练双刀
达摩祖师把心法传给了慧可,把如来佛的袈裟也交给了他,达摩祖师倡毕端坐而寂,诸徒将其葬于熊耳山,起塔定林寺,当时达摩祖师传两种本领,一是风槛相法,二是卫身拳棒,后卫卑拳法绘图少林寺墙壁上,衲子就壁习之,由此可见,佛汉拳属于达摩所创,源于少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智慧的结晶,成为少林寺看家护院的拳法,此拳是少林寺历代武僧中秘密练习,从不外传,故被尊为少林暗藏门派,也是内家拳,在拳谱有诗为证,佛汉本是暗藏门,大通年间种的根,绘图留到少林寺,暗藏佛法少人闻,初祖外传卫卑法,绘图少林习壁纳,千古妙传遗千古,佛汉暗藏佛回家。
张万香和张再香对练
山东省郓城县李集乡曹洼村是菏泽市一个自然行政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对社会输送了很多的有用之才。这里气候宜人。勤劳的曹洼村民在这里一代代生长繁衍,他们为生活不断的奋斗。张再朝就是该村地地道道的农民,拥有着憨厚朴实的品质,话语较少,成熟稳重,为人师表,深得村民尊重,以至于大家都对他大加赞赏,成为弟子眼中德高望重的人物。除此之外,他对武术有很高的造诣,满头银发见证了生活对他的洗礼,拜于他门下的弟子有数百之多。
张再香徒弟任红在练拳
张再朝等师兄弟早年拜师于名师刘现江名下,在名师刘现江的带领下刻苦习武,认真钻研,掌握了佛汉拳的精华。刘现江教导徒弟,要想习好武,必先有人德。只有懂得了如何做人,才能了解习武的真谛。张再朝等师兄弟谨记师傅之教诲,时刻不忘习武意义,也在生活中认真践行。在师傅传授功夫后,张再朝等师兄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最终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经过几年磨砺之后,在各种比赛中斩获桂冠,金牌、银牌不计其数。名气已经传遍齐鲁大地。成为地方数一数二的当代名师。
张再朝和师傅、师兄弟们合影
弟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张再朝自豪,弟子们在各种比赛中都崭露头角,取得非凡的成绩。在继承他所传授的基础之上还有自己的创新,丰富了佛汉拳的内涵。其中就有张再香、殷青元、张万香、殷青文、张树印、孙传峰、张效江、孙学磊、孙保印、张效河等。这些徒弟都是张再朝的得意弟子,有的都已收徒为师,曾为师傅的张再朝也是师爷的辈分了。
名师张再朝在练双刀
佛汉拳惯于施展擒拿、分筋、挫骨、点穴闭气等技法,运用名暗柔硬功,强调闪身贴近,挨身肩靠,转身背撞,拧腰胯打,讲究呼吸得法,力从腰发,摇身加晃膀,动动带身法。以敏捷为主,低进高退,落地生根。全身各法运用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体现一个“整”字,在技击中强调以变应变,滚打巧拿,讲究一式跟三打,一打有三破,做到身灵,步活,眼到,手到,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佛汉拳以徒手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对打为主要形式,强调实用,动作精巧紧凑,敏捷灵变,刚柔相济,练功练拳,二者兼能,互为致用。 功法有铁把功,回拉转,五龙出洞,保守式。
衡水拳师刘现龙在练佛汉拳
佛汉拳发展至今,在短短100多年里,顷注了佛汉拳历代先师的心血和智慧,它汲取了中国古典哲学、医学、武学、人体力学,遵循佛家、儒家思想,特别吸收了道家太极阴阳学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拳学体系。它以人体为依据,以实战为宗旨,具有实战性、科学性、健身性等特点,它以贴身靠打,擒拿分筋挫骨,点穴闭气为长。运用明暗柔硬劲,内外兼修,全身各法运用协调,精气神高度统一。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周身一家,浑圆一体。
张再朝弟子陈长路
据悉,佛汉拳已于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佛汉拳植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拳风纯厚、刚劲,既有强魄健体的作用,又颇具实战博击的价值,是少林寺历代武僧精心研练的结晶,也凝结着历代佛汉拳师的辛勤和汗水。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佛汉拳的发展前程将更加辉煌。
张再香的徒弟张新光在练拳
佛汉拳的传承与发展:
清朝道光年间,直隶省长垣县城东南九十里贾家庄人贾云露,字平西,发号光明,云游河南少林寺,与长老修文和尚(俗姓徐,发号修文)与之叙谈,长老道术极高,技艺超俗,奥妙无穷,于是贾公便拜于门下,修习佛汉拳,三年大成,尽得其中的奥秘。
清咸丰元年,假公遵师命辞刹,任清军西政先锋官,后又佐邱实南伐,屡建数功,凯旋归朝,被咸丰帝封为都尉,年过花甲,告老还乡,云游天下,来到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河北大名府,贾公力挫群雄,收纳很多拳场,传授佛汉拳,佛汉拳从此由少林寺走向民间,佛汉拳卫身妙术七十二(72种手法),三八(24路对打锤)四九(36种腿法)兼通。
贾公为拳法传承分辈次,排列二十个字,即:内、初、山、寺、团、同、胜、国、少、年、用、者、思、理、多、君、献、民、则、安。贾公尊师将少林寺和尚修文长老奉为内字辈,贾公为初字辈,贾公之高徒为山字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宋金榜,张金荣,何金成,刘长春,赵金山,曹思温六大代表人物。寺字辈代表性人物有:李荣华,张慎恭。团字辈高徒代表性人物有:赵忠仁,郜殿猷 。同字辈高徒代表人物有:赵福印,赵朝拳,赵心良,王士栋,曹高俊,胜字辈高徒代表人物有:刘现江,刘现亮,刘福顺,刘现河,张长和,刘方贵,刘心敬,刘心景,刘守安,刘方银,陆建功,马玉霞,马继允,刘福聚,赵延起。国字辈代表人物有:刘现风,刘自然,刘现举,刘现龙,刘现文,刘自祥,刘自保,刘成福,刘自文,刘现年,张在朝,张效学,杨可福,孙学亮,王振乐,高士进,赵健民,王传峰等,他们中大多已收徒,多则几千人,少则几十人不等,桃李满天下,徒孙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