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以文字、语音为载体的社交应用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以图片、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社交平台开始崛起,凭借新奇的玩法和较强的感染力,图片视频类社交应用在大量“吸粉”的同时,其商业模式也初见端倪。
图片视频类社交平台究竟有何创新之处?这些社交平台的发展前景如何?
创新玩法孕育蓝海
3月下旬,苹果对外发布了一款名为Clips的视频分享应用。通过这款软件,用户可以迅速给一段原始视频配上滤镜、贴纸、字幕和音乐,并分享到社交平台上。这款应用能获得年轻用户的关注,原因是其中提供了许多新鲜功能:凭借语音识别技术,用户直接对手机喊话,字幕就会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依托人脸识别,软件可以将视频里的人物与通讯录及社交软件中的好友自动匹配,为用户智能推送分享对象。
就在苹果发布新应用不久前,图片视频类社交应用色拉布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这成为近期全球互联网业界瞩目的“大事件”。色拉布凭借图片社交火遍全球。在软件上,用户发布的照片拥有1到10秒的“生命期”,当被发送至好友后,这些照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销毁。用户还可以向朋友发送短视频,每个接受者只能看一遍,没有重播的功能。依靠“阅后即焚”、创意镜头、“故事”功能、“发现”等创新玩法,色拉布收获了大量青少年用户并受到广告商及媒体的青睐。
分析人士认为,色拉布的成功上市以及全球各种“类色拉布”软件的出现,预示着图片视频类社交平台可能成为互联网领域一片崭新蓝海。
国内布局已具雏形
近日,视频社交类应用“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总额3.5亿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由腾讯领投。
作为国内视频社交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之一,快手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动态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底,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制作并分享自己的短视频,同时浏览、点赞他人的作品,与其他短视频的作者进行互动。
事实上,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早已发力图片视频类社交领域。腾讯对旗下的微信、QQ等通讯软件进行多次迭代更新,推出短视频分享等功能。阿里巴巴也于2013年9月上线主打图片“阅后即焚”功能的通讯软件—来往。
目前,国内图片视频社交类应用已经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除了宣称在全球超过4亿用户的快手外,美图秀秀、秒拍、Wecut、iFchat等平台也都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新颖的功能快速抢占图片视频社交市场。比如,修图软件美图秀秀,通过搭建图片分享社区“美拍”等平台,顺利实现从工具类软件向社交平台的转型。
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相对于占主流地位的文字语音类社交平台,图片视频类社交更容易带来新奇玩法。随着中国网民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图片视频类社交平台很可能迎来真正的机遇期。对于这些“90后”、“00后”用户群而言,他们更愿意耗费较多精力尝试新奇玩法,构建更具细分性的社交圈子,而文字语音类社交软件对这类需求的满足则显得较为吃力。
同时,5G时代的到来和图片、视频处理技术的进步,使过去受网速、硬件配置等限制的图片视频类社交卸掉脚镣,迈出矫健迅速的步伐。事实上,国内互联网创业群体已经在积极布局图片视频社交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腾讯的“微视”还是阿里巴巴的“来往”,其实际影响与最初期望值之间,均存在较大落差。尽管目前快手、美图、秒拍等图片视频类社交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但目前国内还未出现一款像色布拉这样的现象级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图片视频类社交平台要想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完善首当其要。比如,可以尝试将平台上的优质内容与演艺产业实现对接,或者结合AR(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产品体验。而成熟模式的实现,可能仍需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