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   星期二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5-03-27 10:09:06    作者:文敦勇
核心摘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自1996年央行在同业拆借市场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币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也于2013年7月全面放开。

□   文敦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自1996年央行在同业拆借市场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币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也于20137月全面放开。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

合理有序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既符合当前微观经济主体的自身诉求,也更利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一方面,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使得银行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对贷款利率调整,进行市场化定价,提高贷款收益对风险的覆盖程度,从而有动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使得个人存款和对公存款大量转向银行理财产品,加速了银行储蓄存款的流失。金融市场的创新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驱动力之一。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同样要求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作为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利率,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简单放开利率上限,而是涉及一揽子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

加强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和以债券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对众多金融产品的定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存款利率仍是我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水平决定了贷款利率水平。

培养和提升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中央银行厘定的时代,银行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关注价格变化,对利率的敏感性明显不足。因此,应加大对银行业自主定价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形成高效的价格应对机制,促使银行开发规避风险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营环境。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从各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往往伴随着银行的破产风险。因此,需要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避免危机扩散。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