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侯文军
近期,除了广东、吉林、海南外,其余28个省份均召开了省级地方两会。记者梳理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一带一路”、“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资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报告中出现的5个高频词。5个高频词对应资本市场五大主题投资。
相关概念迎普惠式机会
记者发现,“一带一路”战略在20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并表示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纳入地方施政目标。
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先生认为,市场中一带一路概念已经从原有的概念炒作逐步向普惠式机遇发展,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资本输出促进产业升级,推荐基建产业链、高铁和核电,基建产业链特别关注具有海外业务的“中字头”建筑承包商、建材、工程机械等。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首推新疆和陕西,相关领域的建筑建材、钢铁有色、机械等基建产业链受益最大,而作为欧亚大陆桥起点的江苏的港口,因为是多题材共振也值得关注。三是海上丝绸之路地域首推广西,行业推荐交运,所属地港口将直接受益。
关注第三批试点预期
随着第二批自贸园区花落津粤闽,多个省市将目光放到了第三批自贸区试点上,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自贸区。
其中广西提出,“着力做好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山东表示“积极推进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陕西强调“以西安海关获准复制上海自贸区制度为契机,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建申报工作”。河南则称“力争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率先获批内陆型自贸区的城市”。
此外,1月27日,江苏两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及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建设。连云港市长赵晓江表示,将积极推进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
赵先生表示,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是第三批自贸区试点预期,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第三批自贸区很有可能集中在内陆地区,因此2015年随着预期的加深和事件的逐步明确,有望带来相关概念个股的表现机会,目前各地两会如甘肃、广西、山东等均表示积极申报自贸区,这也将给市场带来很大的炒作机会。
政策落地助概念股爆发
在今年北京、河北、天津陆续召开的两会上,记者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
记者从北京两会上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位列今年北京市政府7项重点工作之首。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首要强调,“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报告指出,要加快疏解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他区域性批发市场逐步制订调整疏解计划。抓好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台高速等跨省市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促进区域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等。
“承接合作”是河北提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词。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1月上旬召开的河北两会上就表示,“河北配合国家搞好顶层设计,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了40个承接合作平台,签署并实施京冀‘6+1’、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赵先生说,2015年京津冀有望形成有效的政策落地推进阶段,相关概念股有望出现一定的表现机会。目前依旧以具备较多土地储备的上市公司,如华夏幸福、廊坊发展、宝硕股份等为主要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