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美) 财政部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如何订立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的操作说明,为加快推广并顺利实施PPP模式打基础。
由于可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PPP模式日益受到官方的重视。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提出,2015年推广运用PPP模式要有新突破,分清政府和企业各应分担的风险和责任,重点做好制度建设、项目示范和政策协调等工作。
最新发布的这份《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阐述了PPP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条款,并具体分析了合同条款中的风险分配原则、基本内容和权利义务安排。同时,从付费机制和行业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类型PPP项目合同的核心要素和特定条款。
财政部强调,在PPP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应在充分协商、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并依法平等地主张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在PPP项目合同中,要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同时也要统筹考虑社会资本方的合理收益预期、政府方的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使用者的支付能力,防止任何一方因此过分受损或超额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