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   星期三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阵痛开始呈现

2015-01-08 16:57:27    作者:何晶乔
核心摘要: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   本报记者   何晶乔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在《求是》发表了题为《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的署名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

深刻认识工业重要使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准确刻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必须认清的新形势。

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7%45%之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目前,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工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合理区间依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保持平稳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准确把握工业发展面临挑战

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工业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既要面对旧问题的缠绕,又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对此要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环境亟待优化。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市场信心不足,给工业企业投资决策、融通资金、生产经营等造成明显负面影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格局正在形成。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对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形成巨大压力。

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找准方法、狠抓落实,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工业篇。

优化产业结构,发现培育工业领域新增长点。坚持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品牌、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重大工程,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

发展智能制造,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生产新方式。坚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要以应用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