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施亮
近日,号称“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正式落地,此举也为部分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时至今日,退市新规已执行接近1个月。面对着各方的关注,退市新规也给市场看到了一点曙光。
显然,从近期披露的资料显示,遭到立案稽查的上市公司,主要存在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而从多家上市公司被稽查的数据统计,存在着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占比却明显偏多。
据相关规定显示,上市公司若因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而遭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交易所将会对相关上市公司采取退市风险警示。如上述上市公司在暂停上市阶段,其重大违法行政处罚决定书依然未被撤销的,则上市公司将会被实施终止上市。
由此可见,在退市新规落地之初,就有多家上市公司遭到退市风险的警示,也为未来市场提升“优胜劣汰”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上市公司因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措施,这仅仅是第一步,未来A股的退市力度能否得以保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与沿用13年的核准制相比,注册制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其核心在于强调市场化的作用。换言之,若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符合相关的要求,基本将本该披露的信息披露出来,则企业能否成功发行上市,则完全由市场进行判断。
不可否认,在A股市场中,上市难,退市更难。而如何打破这一被动局面,进而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确实很考验管理层的操作水平。对此,笔者认为,在这一关键时点,退市新规的执行力度将受到各方的关注。而在未来全面铺开注册制的大背景下,退市新规不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而且还决定着未来A股市场的命运。